哪个娱乐平台送体验金

明进士杨愈茂是否为凉州书院走出的第一位进士辩

前日,有一名为《明朝户兵部尚书江东与凉州书院》的文章中对明朝凉州书院的建立史进行了历史重剖,对武威历史文化的挖掘做出了一定贡献。该文发表于《中华时报》2022年8月23日,影响不可谓不大。文中提到几处涉及明代进士杨愈茂的信息,主要观点如下:

一,杨愈茂是凉州在明代唯二的进士,却无有记载(武威史书中只记载有明天顺四年进士李锐);

二,杨愈茂是凉州书院培养出的第一位进士。

三,杨愈茂信息的遗失,和清代武威大学者张澍关系密切。

观点不可谓不新颖,对于历史文化建设不可谓不深。但是,这三点“深入挖掘”的成果,到底可信吗?恐怕很难立论。

展开剩余71%

第一,武威当地地方志如清乾隆《武威县志》中,《人物志》中确乎只记载有明代进士李锐一人、明代举人八人,无有杨愈茂之名。查杨愈茂信息,北京国子监所存之《进士题名碑》中有存,为明代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三甲第146名;天一阁藏明代进士登科路中有其详细生平、籍贯信息,记载如下:

楊愈茂,貫陝西慶陽府安化縣,民籍,西安府三原縣人。國子生。治《詩經》。字伯榮,行三,年三十,十月二十三日生。曾祖敖。祖彪。父仲臣,聽選官。前母折氏,母何氏。慈侍下。兄愈高,典史;愈喬。弟愈暢;愈盛。娶何氏。陕西鄉試第六十名,命試第二百三名。

对其籍贯记载为陕西庆阳府安化县,为今庆阳市。陈文新主编《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》等书亦从此书;关于杨愈茂为凉州人的记载,见于清张澍主编《凉州府志备考·艺文卷九》》中载《杨仲玉世系家谱》:“九世祖愈茂,系添爵嫡男,承袭祖职,与凉州卫副千户李维新作对比试,得准双收。……”为凉州杨氏杨仲玉系九世祖。那么,两则材料关系何在?异文何解?其实简单,明代科举籍贯以祖居地为准,而家谱所载则重在体现世系,杨愈茂为凉州杨氏九世祖,但并不妨碍庆阳府为其籍贯地,故而,以家谱为准判定其为明代凉州进士,明显不符合杨愈茂参加科举以及受教育地的实际情况。而且二杨愈茂父亲、兄弟姓名不一,甚至两位杨愈茂不为同一人都有可能。

第二,杨愈茂为凉州书院培养出的第一名进士,更属牵强附会。凉州书院建立于1548年,杨愈茂中进士于1562年,是在凉州书院建立后14年后,但是杨愈茂中进士和它在凉州书院受教育没有直接联系,从其科举报名所用籍贯来看,受教育是否在凉州,答案几乎为否;另者,凉州在明代有凉州卫儒学,即使这位杨愈茂在凉州受教育,为何不进卫学而只能进书院?

第三,杨愈茂没有被记录为凉州进士,为张澍之过,更是无稽之谈,属于定性后强制找理由之举。张澍之前,已有明代《陕西通志》、明代《凉镇志》、清乾隆《武威县志》等一系列地方资料,更有明代《进士题名碑》及《登科录》等系列资料;奈何之前不载则无过,至张澍则须背锅?可见作者在历史文献知识的欠缺以及逻辑方面的不足,欲戴帽而实牵强,若从更深层次深追,则是作者脑中“清代无差别禁毁资料”“凉州李氏掌握文化话语权”等怪念头指使,导致作者历史观狭隘,故而有此定性后再找事实之举。

综上,杨鉴旻先生《明朝户兵部尚书江东与凉州书院》一文中对杨愈茂的系列定位,纯属无稽之谈,盖作者欲为祖先张目之心急可缘,但是若没有正常的文献功底和思维逻辑,以及正确的历史观和严谨的学术态度,恐怕很难写出逻辑严谨的学术文章,立论恐怕更容易沦为笑柄。

发布于:天津市